南平市产权交易有限公司版权所有
地址:南平市建阳区广信街96号一楼(万星广场对面)
项目概况:
“一园N基地”是南平绿发集团于2023年为促进苗木产业转型升级谋划的集花木规模化种植、销售、科研、文旅相结合的项目,总投资约2亿元,主要建设内容为:(1)建设武夷花木博览园,建设规模约1000亩,总投资约0.8亿元。(2)在南平配套建设N个苗木产业基地,建设规模约20000亩,总投资约1.2亿元。
发展目标:
发挥国资国企龙头引领作用,打造新型创新创业“一站式”开放性综合服务平台,打造苗木产业集群。
1.建设土地利用高效化、花木产品精品化、管理技术现代化的城乡景观花木产业示范基地。
2.建设具有自然教育、科普宣传以及技术培训的植物品种专类基地、精品苗木示范基地、智慧苗木生产圃地以及智慧设施农业展示基地。
3.吸引我市园林资材、雕塑小品、植物根护、栽培容器、基质肥料、园林机械等专类企业入驻花木博览园参与项目运营,补强苗木产业链条。走出一条符合南平乡村实际的绿水青山转化为金山银山的实现路径,切实做到经济效益、社会效益、生态效益同步提升。
4.探索推广花卉生产设施建设和物联网等先进技术应用,做好花卉市场流通体系建设、产业链延伸,培育壮大生产经营主体,发挥科特派创投公司作用,支持返乡农民工、大学生、农业致富带头人创新创业,服务乡村振兴战略。
5.以建阳花海公园花木博览园为中心,以及建阳城区周边绿化苗木生产基地为点,打造与花木有关的“文创”“文旅”特色产品,形成“一中心带N点”的心带点相结合的花木文旅产业布局,发展苗木产业观光游。
6.培育“南平特色苗木”,打造自主品牌。增强与福建农林大、林业学院等大中专院校的合作力度,探索推动“科研+产业+资本”模式,培育自主花木品种权、相关技术专利以及相关繁育栽培规程,实现产品的创新,塑造本地花木产品品牌。
进展情况:
1.武夷花木博览园已完成方案设计并开始基础设施建设。
2.“楠风松韵”“红颜芳丘”“缤纷山岭”“福山丹枫”“碧山秋色”“森林资源培育和林业改革发展示范综合体”“折桂芳庭”等苗木基地已按照规划设计开工建设。
3.项目累计为各县(市、区)解决“占耕”苗木约1200亩,投入资金800万元。
武夷花木博览园
项目概况:
项目总投资约8000万元,用地面积约1000亩,主要包括花木企业创客园300亩、精品花木展示园350亩、乡土植物研培园350亩及相关附属设施。
功能定位:
1.采用园林化形式,打造企业文创基地,吸引闽北花木企业入驻,发挥企业聚集发展效应,展示销售精品花卉盆栽和闽北乡土珍稀苗木。
2.打造成片的闽北特色林木集锦展示区,全面展示和宣传展示闽北特色宣传珍稀林木花卉。
3.选育研发闽北地区特色树种,培育时令花卉,与创客园上下联动互补,满足我市园林花卉更新养护、节庆摆花租赁、家庭鲜花购买等市场需求。
4.积极探索互联网、物联网在传统花卉苗木产业中的深度融合,探索物联网智能温室,集花卉苗木线上销售、租摆功能于一体,开发花卉苗木网络流通交易平台,结合物联网相关技术,用于开展高档名贵花卉种质资源保存、栽培、网络远程化管理技术研究和示范,打造花卉苗木新零售及物流服务平台。
建阳水吉“楠风松韵”
主题观光苗圃
苗圃简介:
“楠风松韵”苗圃面积244亩,建于2020年,地处建阳区水吉镇池中村,周边为环绕芦花坪、牛皮仑、庵尾山等宋代建窑遗址,是茶文化中影响巨大的建窑遗址的所在地之一。目前种有罗汉松、闽楠、红枫、鸡爪槭、杜鹃桩景、红花檵木桩景等4万余株苗木。
功能定位:
1.
罗汉松、闽楠、桩景等
特色精品苗定向
仓储式培育苗圃。
按照品种良种化、产品标准化、生产专业化、栽培容器化、设施现代化要求,推动罗汉松、闽楠、桩景等容器苗木实现大规模商品化生产。
2.标准化
苗圃与传统文化融合发展研学示范基地。
结合池中村建窑遗址文化,融入建阳建盏元素,形成闽北特色乡土树种和旅游、研学教育深度融合发展的文旅观光点。
武夷山国家公园特色花木引种繁育园
苗圃简介:
武夷山国家公园特色花木引种繁育园苗圃面积270亩,建于2022年,其中武夷山兴田180亩,建阳云谷公园90亩。
功能定位:
1.“占耕”苗木收储基地。
主要用于移植建阳、武夷山、邵武等地“占耕”精品苗木,主要收储。引种武夷山国家公园内特色生态植物——江南油杉、千年桐、乳源木莲等武夷乡土植物,作为“武夷花木”品牌营销的“主打”苗种。
2.家庭园艺类花木展培仓储基地
瞄准城市家庭花木消费者,以盆景、庭院植物、百合、佛手等为主打产品,满足城市节庆摆花租赁、家庭鲜花购买等市场需求。
建阳书坊“红颜芳丘”
花木研学智慧型基地
苗圃简介:
“红颜芳丘”苗圃面积326亩,建于2023年,位于建阳区书坊乡书坊村,由书坊乡书坊村红颜林、五指山茶山、五指山杉松林组成。目前种有“三红”紫薇、红叶山樱等苗木220亩,套种山茶、茶梅等苗木106亩。
功能定位:
1.紫薇、山樱花复合栽培实验研发基地。
种植“三红”紫薇、红叶山樱等春赏花秋观叶植物,套种山茶、
茶梅,分级分类建立乔木型、灌木型以及草花苗圃,研发多种植物“套种”模式,实现圃地的规范化、标准化以及高效利用,同时发展自动化控制、自我生态循环体系,实现圃地规范化、标准化、智能化建设。林业科普、花木栽培研学基地。
结合书坊乡红色研学旅游资源,以红色主题文化、茶文化、养生文化为发展特色,建设森林观光、研学、林下康养、林业花木科普、森林旅游融合为一体的林下经济发展示范基地。
建阳书坊“缤纷山岭”
彩叶林木生态型苗圃
苗圃简介:
“缤纷山岭”苗圃
面积约230.56亩,建于2023年,位于建阳区书坊乡书坊村车皮岭。目前种有杉木、松木约1.5万株,套种银杏、金钱松、无患子、乌桕等经济性、观赏性兼备的色叶大乔木约1万株。
功能定位:
商品经济林林相景观改造示范基地,闽北乡土色叶树种种苗培育供应基地。
对现有的杉木、松木林间伐抚育,补充银杏、金钱松、无患子、乌桕等经济性、观赏性兼备的色叶大乔木,成为“环带”“三沿”等区域性林相改造项目种苗供应基地,形成“经济林”类林相景观改造,集研学、森林旅游一体的观光点。
建阳童游“福山丹枫”
油茶产业复合经营苗圃
苗圃简介:
“福山丹枫”面积309.16亩,建于2023年,位于建阳童游街道蝙蝠山。目前种植丰产油茶约290亩,枫树培育基地约20亩。
功能定位:
1.油茶复合经营高产高效示范基地,油茶产业生产、加工、销售、观光,产业融合发展示范基地。
以提高油茶果产量和质量为核心目标,因地制宜,集成水肥一体科学低碳管理、林下套种、生草栽培、绿色防控等生态栽培技术,融合“互联网+”和“智能+”,挖掘林地资源潜力,为油茶产业高质量发展提供一条可复制、可推广的“智慧、科学、低碳、绿色”栽培模式。
2.高品质枫树培育基地。
引种驯化“茜空”“红舞姬”、黄金枫、羽毛枫、元宝枫等精品苗木,进行仓储式栽培,满足文旅类、庭院等中高端市场需求。
建阳潭城“碧山秋色”
花木栽培基地
苗圃简介:
“碧山秋色”面积130.56亩,建于2023年,位于建阳区潭城街道周墩村,距建阳区约8.6公里。目前种植樱花、山乌桕、枫香、木荷、千年桐等乡土树种约2万株,其中生态防火林带建设约26亩。
功能定位:
1.乡村风景林精品容器苗培育基地。
配套优质高产育苗、栽培种植技术,按照容器苗培育方式实现樱花、山乌桕、枫香、木荷、千年桐规模商品化生产。
2.林下旅游休闲观光找卡点。
完善基础设施,新建林下旅游露营区,打造亲近自然的城市周边旅游打卡点。
建瓯吉阳
南平现代林业科技特派员创新示范基地
苗圃简介:
南平现代林业科技特派员创新示范基地建于2024年,总面积542亩,地处建瓯市吉阳镇高速出入口,主要建设杉木大径材、乡土珍贵树种培育基地139亩,标准化育苗基地157亩,花化彩化基地111亩,林下复合经营基地135亩。
功能定位:
1.科特派公司杉木大径材复合经营创投示范项目。
依循宜改则改、宜抚则抚、宜造则造原则,对现有中幼林采取间伐、修枝、施肥等技术措施,降低林分密度,林下套种闽楠等珍贵树种改善林分生长状况,逐步提高林分质量,培育杉木大径材精品林,树立示范样板。
2.杉木良种育苗基地。
与顺昌洋口国有林场、光泽华桥国有林场、邵武卫闽国有林场等国家级、省级杉木良种基地联合开展杉木种质资源收集、保存和评价利用,新建4代杉木种子园和苗圃示范基地。
3.闽北乡土色叶树种苗供应基地。
种植“三红”紫薇、红叶山樱、银杏、映山红、亮晶女贞等四季春赏花秋观叶的四季花木种苗供应基地。
浦城石陂“折桂芳庭”
芳香植物产业精深加工研究基地
苗圃简介:
“折桂芳庭”面积444亩,位于浦城县石陂镇案下村,种植桂花、含笑等多品种芳香植物。
功能定位:
打造“桂花+”业态,以桂花为原料,围绕桂花功能性食品、饮品、日化护肤品以及保健品等,如干桂花、桂花糕、桂花茶、桂花酒、桂花蜜、桂花精油进行产品研发和植物精深加工,实现南平传统和特色花卉苗木全价值利用。
建设桂花、含笑等本地特色树种繁育基地,丰产桂花标准化生产、机械化采摘示范苗圃,植物精深加工产业研究开发基地。
建瓯东游“建樟雅楠”
珍稀乡土名木仓储培育园
苗圃简介:
“水西林场”面积333亩,
位于建瓯东游镇东游村,
目前种植杉木纯林约
300亩
。
功能定位:
1.闽北乡土树种特色观光花木园。
将部分针叶林,逐步替换为樱花林,补种映山红、南天竹等乡土花、彩叶树,一方面满足美丽乡村等工程用苗,另一方面完善基础设施,成为周边森林旅游观光点。
2.香樟、闽楠、杉木复合经营基地。
依循宜改则改、宜抚则抚、宜造则造原则,对现有中幼林采取间伐、修枝、施肥等技术措施,降低林分密度,套种香樟、闽楠等乡土珍贵树种改善林分生长状况,逐步提高林分质量,培育杉木大径材精品林,树立示范样板。